用药常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用药常识
【政策法规】《山西省平安
山西省平安建设条例(2023年7月29日山西省第十...
1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中心卫生院2024年乡村医
2
创建“老年友善医院”从关注老年患者做起
3
【喜报】北石店中心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
4
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努力谱写新时代北石店
5
2018元旦贺辞
6
北石店中心卫生院党课 《“两学一做”之
7
北石店中心卫生院“三八”妇女节趣味比赛活动
8
“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确保卫生院全面协调可
用药 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发表时间: 2012/7/22 字体:【】【】【 打印 关闭
      调查发现,门诊注射室里的输液病人近一半是自己主动向医生提出要求输液的,这是因为很多人都以为打针比吃药效果好、起效快。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谨记世卫组织推荐原则

  药物的剂型有很多种,选用药物剂型时要根据病情的需要、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来综合考虑。

  急症病人为了使药效迅速发挥,应该采取注射液、栓剂、汤剂或舌下含片等。对于需要药物作用持久、延缓的,可以采用丸剂、缓释片剂等。有些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治疗作用不同,如硫酸镁制成溶液口服药有致泻作用,而制成注射液有抗惊厥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剂型选用原则为:“能口服的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意思是指用药时要首选口服制剂,其次是肌肉注射,最后才选择静脉注射。

  注射剂易混微粒杂质

  静脉注射给药就是俗称的打吊针,不需要经过口服药物的崩散、溶解、吸收等步骤,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所有给药方式当中最快产生药效的,但是危险性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人体有一套自身保护系统,血管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可以将有害物质阻挡在外面。如果用尖锐的东西突破这道屏障,迫使机体承担起强加于它的吸收、代谢工作,很容易出问题,而且会直接损害肝、肾等器官,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输液是所有给药途径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最严重的一种。

  大量文献和研究表明,通过显微镜下鉴别,注射剂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可能是经过各种途径(如在生产中或配药操作过程中)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其粒径在1~50μm之间。尽管国家有注射剂微粒数量的限度要求,但只对大于10μm的微粒有要求,对小于10μm的微粒无要求。另外,医院在配药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微粒。这些微粒不能被代谢出体外,可以在体内长期存在,可导致静脉炎、血管栓塞、肺栓塞和肉芽肿、热源样反应等。

  注射液中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则可能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而且输液中所配的药物越多,所含的微粒就越多。如果输液器、药品等质量再不合格,输液配伍也存在问题的话,微粒所造成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一些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感冒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对于病毒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药,单纯靠输入抗菌药物根本无效。即使是细菌引起的轻度感染,也不必输液治疗,口服或肌肉注射抗菌药物即可治愈。

  给药方式应遵从医嘱

  有些情况下,口服药物的效果并不好,必须注射给药。主要原因有:一是患者存在吞咽困难,或存在明显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潜在吸收障碍。二是治疗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而口服给药不易达到高浓度,如脑膜炎的治疗。三是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给予紧急治疗。四是患者对口服治疗依从性较差时。这些情况,都应听从医嘱,及时采取注射给药。

  治疗用药选择注射还是口服,应取决于药物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打针与吃药都只是治病的一种手段,究竟采取哪种手段更好,应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来决定。

本站编辑

医院概况  |  公共卫生  |  新闻中心  |  医院文化  |  健康指南  |  蘑菇街首页  |  社区医疗  |  心灵驿站  |  院长信箱  |  寻医问药
本院地址:晋城市北石店村 咨询电话:0356-2110331 E-Mail:jshospital@126.com
版权所有:北石店中心卫生院所有 技术支持:天狐网络 晋ICP备11007781号-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