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山西省平安
山西省平安建设条例(2023年7月29日山西省第十...
1
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中心卫生院2024年乡村医
2
创建“老年友善医院”从关注老年患者做起
3
【喜报】北石店中心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
4
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努力谱写新时代北石店
5
2018元旦贺辞
6
北石店中心卫生院党课 《“两学一做”之
7
北石店中心卫生院“三八”妇女节趣味比赛活动
8
“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确保卫生院全面协调可
山西医改三年 16项指标全国第一 全民医保大网织就
发表时间: 2012/2/25 字体:【】【】【 打印 关闭

山西医改三年 16项指标全国第一 全民医保大网织就
 
(据黄河新闻网 01月16日)
  
    新年伊始,启动于2009年的新医改三年重点任务面临收官。经过三年努力,山西省5项医改重点任务指标已全部超额完成。

  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11月,山西省医改工作的16项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一。此外,山西还是全国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四个省份之一。

  未来四年医改任务启动在即,万众瞩目的新医改进程正沿着先农村后城市、先基层后核心的路径逐渐迈进"深水区"。新医改究竟走了多远?基层百姓能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哪些变化?今日刊发山西医改之变。

  医改三年 村卫生室凤凰涅槃 每村至少配备1名具备合法资质的村医

  ■样本

  1月8日,古交市邢家社乡康家社村卫生室内,村民们三三两两前来买药看病。"最近天气凉,感冒的特别多。"康艳艳是这个村卫生室的大学生村医,也是唯一一个医生,承担着全村440余人常见病、一般病的诊断、开药、输液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天气好的时候,康艳艳会召集村民们到这里,为他们讲一些健康知识。

  两年前,这里的村卫生室还是普通民房,室内简陋得只有"老三样":温度计、血压计和听诊器。大夫也只是赤脚医生,待遇更是没有着落。两年后,一个标准的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古交市政府投资近7万元建设,60平方米的漂亮砖房,四室"各司其职",冰箱、体重计、文案柜、药品柜、消毒锅、输液架……村里的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再也不用跑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去乡镇卫生院了。出了家门,走几分钟就到了。

  "冬天气候干燥,很多人扁桃体发炎,买消炎药的特别多。"康艳艳说,"一盒消炎的利君沙以前要十几元钱,现在花9.8元就能买到。便宜不少呢!""一次性注射器以前要1元钱,现在只要3角钱。"对于村卫生室内的药品价格,村民们觉得特别实惠。原来,不仅合格漂亮的村卫生室建起来了,连药品也在2010年的时候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即进价多少,卖出多少,不赚利润,政府为其补贴一部分。据邢家社乡中心卫生院院长武永亮介绍,自从实施了零差价制度以后,药品价格较之前下降了10%-20%。

  年龄不到30岁的康艳艳,从医学院毕业后,被聘到了这里当村医。别看她年纪不大,但科班出身的她承担村民们常见病、一般病的诊断,一点问题也没有。村民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小大夫",也对她特别信任。说到待遇,艳艳说:"一个月800元的工资,加上政府补贴的其他部分,能有一千多块钱。"

  庄稼人的健康"保护神"

  "看病不出村,这在过去听着不像真事。我们村祖祖辈辈几代人,可算是盼到了!"1月8日,在晋城市陵川县余家沟村,新建并投入使用了两年的村卫生室,同样方便并实惠着村子里200多口庄稼人。

  52岁的村民刘大成去村卫生室买药。他说,新房子,新设备,新医生,两年来,这里成了全村200多口人的健康"保护神",大家有个小病小灾,立马就来诊疗,再也不会把小病耽搁成大病了。

  余家沟村卫生室45平方米,被隔成诊疗室、药房等三段。走进新的村卫生室,墙面粉刷得洁白干净,地面铺上了瓷砖。村党支部书记说,这都是按照市里方案统一设计、修建的,财政拨款,村里不用花一分钱。

  由于过去该村没有卫生室,村里人得了小病,一般能熬就熬。一旦遇到半夜生孩子等急症,经常左邻右舍集体出动,帮忙借三轮车或摩托车往镇里转,而最近的潞城镇卫生院离村子还有10华里。

  5年前,村民刘大成做了肾结石手术,那个手术让他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那天,他一个人疼得在炕上直打滚,亲戚们连夜把他送到陵川县城。医生一查,吃惊地说:"枣核大的胆结石,咋能耽搁了这么久?你们村里人太胆大了!""其实不是胆大,是没法子。手术前我肚子已经疼了七八年了,就觉得出村看病不方便,就一直咬牙挺着。"让刘大成更痛心的是8年前父亲的去世。"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突然发烧,在家躺了一个月。村里没有医生,只能吃点感冒药。等严重了拉到镇上一检查,才知道老人得的根本不是感冒,活活给耽误了!"

  过去,陵川县余家沟村周围的沿家沟村、岭南村等多个村子都面临着同样的看病难题,而每个村常年居住着近200口人。

  村卫生室有了,能不能留住医生成了乡亲们最大的顾虑。"空白村"所在县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贫困县。工作环境恶劣,发不起工资,没有人员编制,也就留不住医生。对此,全省采取"从院校招录一批、从现有村医中选拔一批、从退休医师中聘用一批"等方式,"使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生"。新聘村医补助不低于400元(太原市提高到600元),新聘大学生村医不低于800元。"我们县当初需要50个岗位,第一次报名就报了130多个。"陵川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全省村村都有卫生室

  截至2009年年底,山西省村卫生室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至此,村村卫生室的局面在山西省形成。

  古交市和晋城市的村卫生室建设只是山西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2008年年底,山西省像陵川县余家沟村这样的卫生室"空白村"共有6971个。2009年1月11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实现村级卫生室全覆盖。这意味着,在两年内,全省28310个行政村,有四分之一的卫生室"空白村"需要建设。

  2009年年底,山西采取新建、改建、联村并建等多种形式,完成6971个村卫生室覆盖任务,提前一年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并争取1.4亿元专项经费,为全省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不低于5000元的常用设备。

  2010年,在村卫生室全覆盖的基础上,山西省提出了依托乡镇卫生院,逐步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产实行"五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和村卫生室"五化"建设,即建设标准化、资质合法化、管理一体化、考核制度化、服务规范化。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60%的县开展了"五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完成3865个符合业务用房标准的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对22081名村医进行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全省27155个村卫生室中,共有40926名村医取得合法资质,实现了每村至少有1名具备合法资质村医的目标。

  村卫生室药品价格总体降幅达到10%-20%

  不仅古交市康家社村卫生室的药便宜了,古交市146所村卫生室的药都便宜了,基本药物制度已扩大到全省100%的行政村卫生室。目前,这些村卫生室已全部参加基本药物配送,实行统一药品目录,按照统一招标价格配送、统一零差价销售、统一报销比例。而药品价格总体降幅也达到了10%-20%,村民们买药可谓"质优价廉"。

  从古交一个行政村的村卫生室,辐射到全省119个县(市、区)、1467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120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6个),目前这些基层医疗机构也已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零差率"销售,还有21个县医院也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两个县实现了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销售后价格平均下降了21%。另外,山西省省级基本药物采购结算平台正式启动运行,目前全国只有3个省建成平台试运行,山西省是其中之一。

  如今,走进山西省的每一个行政村,都可以看到一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建设在村民家门口不远的地方;村卫生室内,有了正规的村医,看病开药,输液诊断,传播健康知识,成为守护村民们的健康大使;有个小病小痛,村民们再也不用起早摸黑赶上十几里路,到镇上或县里求医买药。家门口的卫生室,不仅不远,药品还质优价廉……医改三年后的今天,全省村卫生室犹如"凤凰涅槃",为村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杨帆 王芳)

  ■相关链接

  据省医改办统计数据,2009年至2010年,山西省共投入25.14亿元(中央投资15亿元,地方配套10.14亿元),新建和改扩建91个县级医院、21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9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0个村卫生室。2011年共投资8.0643亿元(中央投资5.45亿元,地方配套2.6143亿元),建设11个县级医院和10个乡镇卫生院。


   医改三年 16项指标全国第一

  如何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医疗保障体系及服务能否更加实惠患者……作为山西医改之公立医院改革最早"试点"的朔州市平鲁区人民医院,在医改3年后,探索出一个怎样的公益模式?1月10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洁白的墙壁,白绿相间的病房,护士们亲切的笑容……穿梭于平鲁区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病房、检查室,总觉得似曾相识。原来,这里像极了一个缩小版的"山西省人民医院。"

  2009年以来,关于医改的高层会议山西已召开多次。2010年3月24日,省委常委会再次研究部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月30日,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更加密集地进行部署。因为,2011年已是医改走过3年的重要年头。

  山西省的医改路径是怎样的,目前改革的效果如何,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012年1月10日,记者对山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徐安崇和山西省发改委医改处处长庞建军进行了专访。

  记者:山西省医改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要花大力气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徐安崇:山西省的医改工作是从2009年4月开始实施的,至今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为推进医改工作,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实施意见,其中包括《山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10个配套文件等各项政策。

  医改是为百姓真正办实事的事情,实施医改是为了着重解决山西省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力求改变以往"以药养医"的不合理机制,努力调动医务人员为百姓服务的积极性。

  既然医改是为百姓办实事,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医疗事业是关乎百姓健康、关系全省3571万百姓民生的大问题,是政府的民心工程。

  山西省的医改就是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方向,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努力提高全省百姓的健康水平。

  记者:在这3年间,山西省医改主要推进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徐安崇:这3年的医改工作,山西省主要推进了五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经过3年的努力,目前山西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五项医改的重点任务指标已经全部超额完成,在卫生部统计的41项医改工作进展监测指标中,山西省有16项指标排名全国第一,全省的医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记者:请具体谈谈山西省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

  庞建军:目前,山西省的五项医改重点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全民医保的目标已经实现;基本药物制度也建立起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也在稳步推进,县级医院的综合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并且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具体来讲,截至去年11月底,山西省全省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已经超过3100万,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3%;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1%;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6.5%,均超出国家下达报销比例达到70%的要求。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开展门诊统筹地区数分别为11个市、115个县,均达到了100%。

  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面,山西省119个县(市、区)、1467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还扩大到了100%的行政村卫生室。

  另外,2009年和2010年,山西省共新建和改扩建91个县级医院、21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9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0个村卫生室,目前完工率达到84.1%。另外,2011年投资的11个县级医院和10个乡镇卫生院也都正在建设。

  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山西省也推进顺利,召开了全省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会,与各市签署了公立医院改革目标责任书。同时,遴选了34所试点县医院,目前正着力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

  记者:山西省今后的医改工作将以哪些方面为重点,如何推进?

  庞建军:今后,山西省还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医改的各项工作。近期,医改工作的"十二五"规划即将发布,这是从2012年到2015年这4年山西省医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我们将结合实际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山西省的医药卫生体制。着力解决医疗价格、医保报销、异地就医、老年医疗、全科医生等方面的问题,为"健康山西"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公立医院改革 三年时间"大变脸"

  ■样本

  临床路径方案让患者明明白白花钱

  1月10日上午,平鲁区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病房。患者胡先生拿着一份"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路径方案仔细阅读。

  "检查项目一共15项,需要897元;麻醉用药需要447.4元;治疗费、诊疗费和床位费一共需要780元……"胡先生的主治大夫,为其仔细讲解手术方案,并告知这就是所谓的"临床路径",现在全省三甲大医院、市级医院都在实行,咱们区医院也有了这项措施。手术治疗做什么检查,花多少钱,住几天院,方案上一目了然,患者看病花钱都明明白白。

  "这下心里有底了,本来还心里估算着手术费用是不是很贵呢!"胡先生一手指着方案,一边说:"手术前后住院一共20天,总共花费4387元。这还是我头一次在家门口附近的医院,遇到这种治疗方法。"

  2010年,按照省卫生厅医改要求,平鲁区人民医院开始实行临床路径,制定了以20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临床路径方案,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方案从手术科开始试行,目前纳入的病例有78例。

  在内科病房,记者看到,几名护士正在为74岁的患者吴女士擦脸、擦背、剪指甲。从2010年5月起,医院内科率先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整体护理一条龙让患者从入院起就能直接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贴心与热情,不仅从健康上对患者无微不至,更从日常护理中体现人性化关怀。现在,医院的内科、外科和妇产科,都开展了此项服务,处处洋溢着温馨的医患氛围。

  现在,该院已先后有三分之二的医务人员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省人民医院也先后派来50名专家坐诊、讲学、查房、带教……医院外科的变化特别明显,在省人民医院专家的帮扶带教下,一系列高难度外科手术的开展,在当地百姓心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改革前管理模式一盘散沙

  院容院貌脏乱差,没有一名主任医师,临床无一人具备高级职称。大处方、乱开单、小病大治……对于改革前医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医院的相关人员并不避讳。"以前,我们生病都要跑到朔州市看病住院。这里医院的条件不好不说,大夫的技术我们也不敢相信。"说到改革前的平鲁区人民医院,附近的居民纷纷持不信任态度。区人民医院应该是一个区域内百姓看病就医的主要集中力量,可过弱的师资队伍、一盘散沙的管理模式,医患纠纷、医疗事故、院内感染事件以及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大量病源流失,就医不便给周边的居民增加了更多负担。

  2009年,平鲁区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之一,开始改革。3年的时间,医院变得干净漂亮了,医生的技术提高了,门诊量增加了……周边居民胡女士表示:"不知不觉当中,医院就变了个样儿。"

  改革后就诊人数翻倍增长

  2009年4月,山西省的医改刚刚开始,平鲁区人民医院便被列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之一进行"试水"。

  在此之前,公立医院大多是政府差额拨款,差额部分要靠医院自身赚钱补贴。为了改变这一逐利倾向,平鲁区决定改变本地公立医院的财政供养方式。于是,2009年10月,平鲁区人民医院进行了改革,实行"两权分离",与省人民医院签订"管办分离"的办院协议,由省人民医院接收了经营管理权。

  医院交给省城的大医院经营后,政府并没有就此撒手不管。财政在原预算经费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增拨300多万元,以满足医院正常运行需要。同时,财政负担的职工工资由以前的80%增加到100%。

  优质护理服务,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和省城三甲大医院一样,给病人最亲切的微笑和最基础的服务;临床路径,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消费;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药价让利百姓,降幅达到41.6%……3年时间,平鲁区人民医院床位使用率由过去的53%增加到现在的80%,就诊人数更是翻倍增长到38000多人次……

   医改三年 全民医保大网织就

  从无业城镇居民游离于医保安全网之外,到城镇居民医保全省铺开;从医保报销不尽如人意,到报销比例节节攀升,直至普遍超过70%;从医保各个县"自治",出了县就是"异地",到地级市统一政策,全市内看病 "一卡通",甚至试点地级市之间就医"一卡通"……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张覆盖全省所有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大网已经编织而成,"全民医保"时代来临。

  从无到有,医保推进速度加快

  "以前,有工作才有医保,几乎是一种常识。"现年28岁的太原市民高平,是一个肢体残疾人,手和脚几乎都不能动,无法自食其力。"没有工作单位,也就谈不上参加医疗保险。一旦得个什么病,就只能靠家里人了。"高平大致算了一下,2007年,因为看病,他一个人就花去家里8000多元。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实际上,越是没有工作单位没有收入的人群,越需要医疗保障。"高平说,当时,除了像他这样的无业人士,还有不少老人和孩子也游离于医保制度之外。

  为了解决这些人的看病报销问题,2007年底,太原市省内首批试点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具有太原市城镇居民户口,没有工作的成年人、中小学生、老人等都可参保。普通成年人每人每年缴180元,普通未成年人每人每年缴40元,即可享受居民医保报销待遇。"其中,像我这样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不用缴费也能享受居民医保。"高平说。

  "医保的从无到有,对于我们这样的群体而言,意义重大。"高平以后每次去医院,带着那个绿色的医疗本本,心里踏实了许多。其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山西省其他部分地市也进行了试点,并受到广大参保人员欢迎。

  2009年,山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进步伐大大加快。当年,晋城、吕梁、临汾、运城最后一批4个市顺利启动试点,至此,山西省提前一年实现全省11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与此同时,针对广大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问题,原省劳动保障厅亦拿出对策,对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稳定就业的,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农民工,则按照"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用人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的要求,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农民工可自愿选择参加务工所在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农合。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标志着山西省构建起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基本框架的"全民医保"。

  从低到高,报销比例普遍超70%

  "有了城镇居民医保,这才是第一步。"高平说,对于一个普通参保人员来说,参保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一旦住院花费了较大额度的医疗费用,医保能够多报销一些。"这个报销比例当然是越高越好。"

  不过,城镇居民医保最初的报销比例不能让高平满意。2008年,他住院花费大约与2007年持平,为8000多元,报销了大约不到4000元。"还不到50%。"高平说,医保这样的报销比例,对于他这样的医院"常客"而言,还是显得不给力。

  当时的太原市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规定,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起付线以上,最高报销限额以下部分,统筹基金报销比例为一级医院60%、二级医院55%、三级医院50%,统筹基金年最高报销限额为2万元。

  2009年4月1日,太原市医保中心通报全市2008年度城镇居民医保有关情况。数据显示,参保人员住院人次及费用报销偏低,个人自负比例颇高。参保居民住院9280人次,住院总费用5345.7万元,人均住院费5760元;医保报销1654.6万元,人均报销1783元,报销率为31%。"无论从个体数据来看,还是从群体数据来看,当时医保政策的吸引能力都有限。"高平介绍,不过,他自己相信,城镇居民医保起步不久,无论是医院还是医保主管部门,都缺乏经验,明年一定会好起来。

  果然,从2010年1月1日起,太原市城镇居民医保年最高报销限额提高到4万元。次年,又有新政发布,从2011年1月1日起,全市城镇居民医保年最高报销额,由4万元调整为5万元。同时,为尽量让参保人员看病少花钱,太原市还大幅提高住院费的报销比例。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城镇居民医保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报销额以下的费用,报销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普遍提高10%,分别达到70%、65%、60%。

  实际上,到了2011年,太原市又出台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当年起,每人年最高赔付10万元。与城镇居民医保年最高报销5万元相加,2011年起,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年总报销额提至15万元,惠及61.2万名参保人员。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起,太原市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再次不同程度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最高可达到88%。

  政策的密集调整向上,吸引了更多的人员参保。太原市医保中心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医保已从最初的三四十万人,增长到现在的70万人左右。实际上,不光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也都在节节攀升。

  省医改办数据显示,医改3年,山西省各地医疗保障报销比例均呈上涨趋势。其中,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3%;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1%;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6.5%。

  从小到大,医保将全省"漫游"

  "人人享有了医保,医保报销比例也节节攀升,按理说医保政策已经基本到位了。"高平说,不过,医保异地就医报销问题,仍困扰着不少人。"我妈拿着太原的医保卡(已换为社保卡),到了临汾亲戚家那儿就不能用。"

  事实上关于医保各地政策不统一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这些。以太原市为例,2012年前,清徐、古交、阳曲和娄烦4个县(市),以及西山煤电等单位职工医保政策仍各自"独立",未与省城"统一"。这些地方参保职工的医保卡只能在当地用,不能在省城用。

  2011年底,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太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市级统筹,即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基金管理、统一决算管理、统一经办模式、统一信息系统。实现市级统筹后,6城区及清徐等4县(市),以及西山煤电等单位参保人员,医保卡将通用,就医购药也不再有"异地"之说。同时,医保报销也都是即时报销,避免来回奔波之苦。不光是太原市,山西省其他市也要实现城镇职工医保的市级统筹,目前有的市已经实现。同时城镇居民医保在建立之初就要求并已实现市级统筹。

  各地市政策统一后,人们期望全省医保政策能统一,让地市之间也不再算"异地"。对此,省人社厅表示,山西省将试行对接医保异地就医、异地结算管理平台,解决跨市就医问题。目前,省直、大同正紧锣密鼓对接该平台,将于今年年初率先实现社保卡跨市就医"一卡通"。届时,大同的参保人员来太原出差,稍有不适,可在省直医保定点药店买药;一旦需要住院,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也可以在省直医保定点医院即时结算,不需要垫付。

  市民异地就医方便了,农民的新农合也没有落后。从2009年开始,太原市参合农民在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全部实行出院直补,即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当天出院,当天报销。既方便快捷,也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针对省内一些市的特殊情况,新农合开展了异地就医报销的试点探索。

  2008年10月,山西省太原市和四川省眉山市的新农合建立跨省互通合作关系。此后,在晋务工的眉山市参合农民,在山西定点医院看病住院后,当下可报销,补偿费用均由医院全额垫付,无须回眉山再报。2009年6月,太原与忻州两市新农合建立市级定点医院互认关系,两市参合农民在对方的定点医院看病,能享受到优惠报销。

  根据省人社厅安排,今年,山西省将面向全体参保人员发社保卡,实现社保卡全覆盖。各市之间"一卡通"的便民政策,今年也将在全省逐步推开。这就意味着,参保人员手持社保卡,将在医保方面全省各地"一卡通"。


医院概况  |  公共卫生  |  新闻中心  |  医院文化  |  健康指南  |  蘑菇街首页  |  社区医疗  |  心灵驿站  |  院长信箱  |  寻医问药
本院地址:晋城市北石店村 咨询电话:0356-2110331 E-Mail:jshospital@126.com
版权所有:北石店中心卫生院所有 技术支持:天狐网络 晋ICP备11007781号-1
管理入口